诺奖再度爆冷的背后,是亟待关注的多元文化
第七届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 选拔赛
精彩开启……快来参赛!
名家点评 全程公开 最高奖励 10000元>点击了解
诺奖再度爆冷的背后
是亟待关注的多元文化
■ 刘彗君(长安大学)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诺贝尔文学奖官网消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由70岁的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摘得。获奖理由是“他对殖民主义文学写作的影响,对难民在不同文化大陆之间的鸿沟中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地渗透”。
令人惊讶的是,这次诺贝尔奖的得主古尔纳,竟然没有一本中译本曾在国内出版过,只能在2014年译林出版社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里找到他的作品《博西》和《囚笼》,国内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更是寥寥。
诺贝尔文学奖的爆冷并非是一件罕事。回顾过去,分别于2000年、2002年和2009年获奖的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均为极小众的作家,甚至在文坛上闻所未闻。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是具有保密性质的,但其评奖标准似乎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谢尔·埃斯普马克,曾在其著作《诺贝尔文学奖内幕》中坦言,“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布其实会带有某种倾向性”。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从来不是一个纯文学性的评判标准,语言、地域、文化甚至政治等因素,均在其考量范围之内。英语作家与非英语作家、主流作家与冷门作家的交替获奖,一定程度上便能说明诺贝尔文学奖一直致力于达到一种平衡。
这次非裔作家古尔纳的获奖,更是能说明这种倾向性。古尔纳的作品,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和殖民主义的主题,对于非洲殖民地人民在迁徙中如何构建新的家园和寻找归属感进行了深刻细腻的描写。且古尔纳的“双重身份”更使得他本人对于从非洲移民英国的“夹心人”在后殖民时期的挣扎与困惑有着深刻的体悟和反思。他的作品获奖,无疑是为世人走进非洲文化、了解殖民主义对现世的影响开启了大门。
古尔纳并不是第一个为非洲摘取荣誉的作家,21世纪以来索卡因、马哈福兹、戈迪默与库切四位非洲作家都曾获此殊荣。这些非裔作家的获奖,引起了各国文化界与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填补世界文化的空缺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最高且唯一的文学评判标准,但其奖项颁发的频频爆冷足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从两个方面来说,逐渐走向世界的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学界中的缺失仍亟待关注。翻译是沟通世界文学的一座桥梁,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一位优秀的翻译,语言的隔阂、文化的差异,也会让文化的交流无可实现。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在复旦大学演讲时曾列举了一组数字:翻译成瑞典语的英文作品超过了70%,而亚非文学作品的占比却连1%都不到。
除此之外,国内公开数据库关于后殖民主义与非洲文学作品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国外学界目前也未形成对古尔纳作品谱系相对完整的研究。长期以来,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学标准,使得世界文学界的研究趋向单一,这无疑是不符合文化形态的多元性特征的。而除了非洲文学之外,世界文学的全貌还有待我们去挖掘。
文化无界,流荡天下。多样性的文化是一个大丛林,而滋养文学的沃土正在其中,诺贝尔文学奖的再度爆冷,正提醒了我们打破单一、刻板的印象,以更开阔的眼界去认识世界文学的全貌,在文化的多元共存中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从而为形成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景观作出贡献。
<<往届回顾>>>
(点击标题查看)
-那些年,摘下“星星”的你-
-第6届“评论之星”:中国人大陈舒睿-
-第5届“评论之星”:重庆大学杨元瑞-
-第3届“评论之星”: 湖南师大王艳华-
-第2届“评论之星”:华中科大于蕾-
-首届“评论之星”:山西大学王言虎-
hlj.rednet.cn
红网红辣椒评论自2001年下半年开办以来,坚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了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并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